第二十一節指點武夷(二)
關燈
小
中
大
去基地的路徑是從這座山丘爬到旁邊那座山丘,因此只能步行。
楊昌運和王強在前面走著,一面向他詳細解釋茶園不連片的原因。
李鵬飛見插不上話,只好陪著王燕和小雨在後面走。不過跟她們一起,倒總能找到話題,因此聊得也還愉快。
從交談中,他們得知小雨姓谷,畬族人。她從小就是土生土長的采茶女,後來讀書也只離開了幾年。不過仍是在閩南上的大學,就是傳說中那所特別美麗的鷺島大學,讀的園藝專業,回來正可謂大有用武之地。
王燕羨慕地說:“小雨姐姐,你這算是專業對口啊。我看得出來,你對茶葉是有一份特殊感情的。”
“當然啦,這可是老天賜予我們武夷人民的瑰寶。”谷小雨自豪地說。
“我能想到你們背著簍子采茶的景象,日曬雨淋的,應該很辛苦吧。”李鵬飛覺得谷小雨是那種很能吃苦的農家孩子,自然多了份憐香惜玉的關懷。
“還好吧,只是以前的山路沒現在這麽好走。現在搞景區開發,到處都鋪了水泥路。原來可全是山路,還要帶著鐮刀劈柴開路,每天要趕幾十裏山路去采茶。”谷小雨嘴裏雖然說的很辛苦,但臉上流露出的是略帶幸福的表情。
“那每天能有多少收獲呢?”王燕又開始好奇了。
“剛開始學徒的時候,只能采個三四兩,還不是嫩芽。後來熟練了,每天就能采個七八兩啦。”谷小雨說道。
“那還是很有收獲的嘛。”李鵬飛當然知道武夷山區的茶葉價值不菲。
“反正我們村裏大部分人家都是靠采茶和制茶營生的,我的學費和家裏的用度都是這麽來的。”谷小雨每每提及此事,總是感到很驕傲。
“那我要向你學習。”王燕好像有所感觸。
這邊,楊昌運向王強介紹說:“茶樹雖然容易存活,全國各地也都有分布,但真正好的茶葉卻牽涉到很多自然的先決條件,比如氣候、地形、土壤、陽光、溫度、降雨量等等。”
“哦,具體是怎樣的呢?”王強很是好奇。
“從我國的情況看,茶樹生長一般在北緯30度以南,尤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。而它對地形條件要求很特別,最喜歡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坡地。這種地方一般雨量充沛、雲霧多、空氣濕度大、漫射光強,這對茶樹生長發育都非常有利。但又不能超過一千米,它經不起高山的寒凍。它所需要的土層厚度在一米以上,通氣性、透水性、蓄水性都要好,對土壤中蘊含的有機物質和酸堿度有一定要求。此外,它對光照和紫外線有特殊嗜好。再就是溫度了,除了大氣溫度外,對地表溫度也有所要求。”楊昌運介紹得很專業,還很詳盡。
“那這麽說來,它一點也不比那些牡丹、芙蓉之類的名貴觀賞植物容易伺候咯。”王強第一次覺得茶樹這麽矯情。
“好茶即是如此方能產出。”楊昌運非常肯定地說。
“那武夷山地區應該算是充分滿足了這些條件吧?”王強問。
“可以這麽說。這裏的氣候條件沒得說,但也有它自身的特點和局限性,比如說土壤。武夷山的巖層構成分別是火山巖、沈積巖和變質巖,在很多地方裸露在外都可以看到,而只有後兩者上才會有土層覆著。這樣的話,整個武夷山地區適合種植茶樹的土壤面積就大打折扣了。”楊昌運不無惋惜地說。
“嗯,是有點可惜。還有些什麽原因呢?”王強繼續問。
“比如說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些個山丘,西面靠大山,光照就很受影響,因此只能在東南北三面種植,具體還要分析一下土壤條件是否允許。”楊昌運舉例說明道。
不知不覺,他們已經登上了基地的山丘。
楊昌運說:“政策方面的情況晚餐的時候我再跟你詳細介紹,我們先看下基地吧。”
這裏比那邊的山丘略高,整個基地用竹籬笆圍了起來,門邊插了塊木牌,上面寫著“昌運茶業公司育種及培訓基地”的字樣。
李鵬飛上前一步,指著牌子問道:“這個培訓是學些什麽呢?”
“小雨就是園藝師和培訓講師,你可以請教她。”楊昌運笑著說。
谷小雨連忙回答道:“主要還是茶樹的種植和管理技術。”
“這個回答很籠統,能說得具體些嗎?”李鵬飛也想多了解一些。
“具體說有四個方面內容。一個是新茶園的規劃、開墾和定植,二是茶園的日常管理,三是低產茶園的改造,四是茶園的病蟲害防治。”谷小雨回答得簡練且專業,看來也是專家一枚。
“小雨姐姐,這些你都懂啊,真厲害。”王燕驚訝得豎起了大拇指。
“小雨果然很專業。燕子,以後你可要向她學習。”王強也忍不住讚嘆道。
“我現在就已經開始啦。”王燕頑皮地說道,同時又伸手過去挽住了小雨的胳膊。
他們走進竹籬笆一看,只見裏面搭著一些大棚,有兩三個人在裏面工作。他們看到楊昌運和谷小雨,連忙過來打招呼。
楊昌運大聲問道:“前幾天那個20號新品種怎麽樣啦?”
“存活了,性狀表現很穩定。”有人回答道。
但稍加留意就會發現,他們種的並不像茶樹,而像青菜苗,還都是用盆栽的,像種花一樣。
李鵬飛摸著頭說:“我還以為基地是茶園呢,原來是育苗場啊。”
“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呢。”王強也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“這裏算是試驗田,真正的武夷巖茶可不產在這裏。”楊昌運故弄玄虛地說。
“那會在哪裏呢?”王燕只好把他們的疑惑提出來了。
谷小雨認真地說:“真正的武夷巖茶都是產自山上的,現在都劃成了景區,我們公司的核心資源也在那裏,就是傳說中的三坑兩澗。”
“什麽三坑兩澗啊,壓根兒就沒聽說過。”李鵬飛知道這應該又是典故了。
“看來您還不是武夷巖茶的資深茶客,我解釋一下。三坑兩澗就是所謂的中心正巖區,茶客都以喝到那裏產的巖茶為幸。三坑指的是牛欄坑、慧苑坑和倒水坑,兩澗指的是流香澗和悟源澗,而最著名的大紅袍母株就在那附近的九龍窠絕壁上。”谷小雨介紹道。
“這些資源都是昌運公司的嗎?”王強問。
“那可不敢,我們只有流香澗和牛欄坑兩處。”楊昌運忙說。
“越說越想去看看了。”這倒引起了李鵬飛莫大的興趣。
“一定會帶你們去參觀大紅袍母株的。”楊昌運笑著說。
“我也想看看你們的自留地。”王強說道。
“可以啊,只是山路崎嶇。只要你們不懼艱辛,我當然歡迎啰。”楊昌運暢笑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楊昌運和王強在前面走著,一面向他詳細解釋茶園不連片的原因。
李鵬飛見插不上話,只好陪著王燕和小雨在後面走。不過跟她們一起,倒總能找到話題,因此聊得也還愉快。
從交談中,他們得知小雨姓谷,畬族人。她從小就是土生土長的采茶女,後來讀書也只離開了幾年。不過仍是在閩南上的大學,就是傳說中那所特別美麗的鷺島大學,讀的園藝專業,回來正可謂大有用武之地。
王燕羨慕地說:“小雨姐姐,你這算是專業對口啊。我看得出來,你對茶葉是有一份特殊感情的。”
“當然啦,這可是老天賜予我們武夷人民的瑰寶。”谷小雨自豪地說。
“我能想到你們背著簍子采茶的景象,日曬雨淋的,應該很辛苦吧。”李鵬飛覺得谷小雨是那種很能吃苦的農家孩子,自然多了份憐香惜玉的關懷。
“還好吧,只是以前的山路沒現在這麽好走。現在搞景區開發,到處都鋪了水泥路。原來可全是山路,還要帶著鐮刀劈柴開路,每天要趕幾十裏山路去采茶。”谷小雨嘴裏雖然說的很辛苦,但臉上流露出的是略帶幸福的表情。
“那每天能有多少收獲呢?”王燕又開始好奇了。
“剛開始學徒的時候,只能采個三四兩,還不是嫩芽。後來熟練了,每天就能采個七八兩啦。”谷小雨說道。
“那還是很有收獲的嘛。”李鵬飛當然知道武夷山區的茶葉價值不菲。
“反正我們村裏大部分人家都是靠采茶和制茶營生的,我的學費和家裏的用度都是這麽來的。”谷小雨每每提及此事,總是感到很驕傲。
“那我要向你學習。”王燕好像有所感觸。
這邊,楊昌運向王強介紹說:“茶樹雖然容易存活,全國各地也都有分布,但真正好的茶葉卻牽涉到很多自然的先決條件,比如氣候、地形、土壤、陽光、溫度、降雨量等等。”
“哦,具體是怎樣的呢?”王強很是好奇。
“從我國的情況看,茶樹生長一般在北緯30度以南,尤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。而它對地形條件要求很特別,最喜歡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坡地。這種地方一般雨量充沛、雲霧多、空氣濕度大、漫射光強,這對茶樹生長發育都非常有利。但又不能超過一千米,它經不起高山的寒凍。它所需要的土層厚度在一米以上,通氣性、透水性、蓄水性都要好,對土壤中蘊含的有機物質和酸堿度有一定要求。此外,它對光照和紫外線有特殊嗜好。再就是溫度了,除了大氣溫度外,對地表溫度也有所要求。”楊昌運介紹得很專業,還很詳盡。
“那這麽說來,它一點也不比那些牡丹、芙蓉之類的名貴觀賞植物容易伺候咯。”王強第一次覺得茶樹這麽矯情。
“好茶即是如此方能產出。”楊昌運非常肯定地說。
“那武夷山地區應該算是充分滿足了這些條件吧?”王強問。
“可以這麽說。這裏的氣候條件沒得說,但也有它自身的特點和局限性,比如說土壤。武夷山的巖層構成分別是火山巖、沈積巖和變質巖,在很多地方裸露在外都可以看到,而只有後兩者上才會有土層覆著。這樣的話,整個武夷山地區適合種植茶樹的土壤面積就大打折扣了。”楊昌運不無惋惜地說。
“嗯,是有點可惜。還有些什麽原因呢?”王強繼續問。
“比如說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些個山丘,西面靠大山,光照就很受影響,因此只能在東南北三面種植,具體還要分析一下土壤條件是否允許。”楊昌運舉例說明道。
不知不覺,他們已經登上了基地的山丘。
楊昌運說:“政策方面的情況晚餐的時候我再跟你詳細介紹,我們先看下基地吧。”
這裏比那邊的山丘略高,整個基地用竹籬笆圍了起來,門邊插了塊木牌,上面寫著“昌運茶業公司育種及培訓基地”的字樣。
李鵬飛上前一步,指著牌子問道:“這個培訓是學些什麽呢?”
“小雨就是園藝師和培訓講師,你可以請教她。”楊昌運笑著說。
谷小雨連忙回答道:“主要還是茶樹的種植和管理技術。”
“這個回答很籠統,能說得具體些嗎?”李鵬飛也想多了解一些。
“具體說有四個方面內容。一個是新茶園的規劃、開墾和定植,二是茶園的日常管理,三是低產茶園的改造,四是茶園的病蟲害防治。”谷小雨回答得簡練且專業,看來也是專家一枚。
“小雨姐姐,這些你都懂啊,真厲害。”王燕驚訝得豎起了大拇指。
“小雨果然很專業。燕子,以後你可要向她學習。”王強也忍不住讚嘆道。
“我現在就已經開始啦。”王燕頑皮地說道,同時又伸手過去挽住了小雨的胳膊。
他們走進竹籬笆一看,只見裏面搭著一些大棚,有兩三個人在裏面工作。他們看到楊昌運和谷小雨,連忙過來打招呼。
楊昌運大聲問道:“前幾天那個20號新品種怎麽樣啦?”
“存活了,性狀表現很穩定。”有人回答道。
但稍加留意就會發現,他們種的並不像茶樹,而像青菜苗,還都是用盆栽的,像種花一樣。
李鵬飛摸著頭說:“我還以為基地是茶園呢,原來是育苗場啊。”
“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呢。”王強也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“這裏算是試驗田,真正的武夷巖茶可不產在這裏。”楊昌運故弄玄虛地說。
“那會在哪裏呢?”王燕只好把他們的疑惑提出來了。
谷小雨認真地說:“真正的武夷巖茶都是產自山上的,現在都劃成了景區,我們公司的核心資源也在那裏,就是傳說中的三坑兩澗。”
“什麽三坑兩澗啊,壓根兒就沒聽說過。”李鵬飛知道這應該又是典故了。
“看來您還不是武夷巖茶的資深茶客,我解釋一下。三坑兩澗就是所謂的中心正巖區,茶客都以喝到那裏產的巖茶為幸。三坑指的是牛欄坑、慧苑坑和倒水坑,兩澗指的是流香澗和悟源澗,而最著名的大紅袍母株就在那附近的九龍窠絕壁上。”谷小雨介紹道。
“這些資源都是昌運公司的嗎?”王強問。
“那可不敢,我們只有流香澗和牛欄坑兩處。”楊昌運忙說。
“越說越想去看看了。”這倒引起了李鵬飛莫大的興趣。
“一定會帶你們去參觀大紅袍母株的。”楊昌運笑著說。
“我也想看看你們的自留地。”王強說道。
“可以啊,只是山路崎嶇。只要你們不懼艱辛,我當然歡迎啰。”楊昌運暢笑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